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声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的振动与调节而产生的,我们的发声器官和一般乐器的结构是大致相同的,从功能上来说分四个部分。
第一,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胸腔,横膈膜和有关的呼吸肌肉群,是为了发声提供空气动力的系统,可以通过有效的锻炼为发声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
第二,振动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当气流经过器官时,发生颤动而发声的,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变化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
第三,共鸣器官,包括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气管。声带发出的声音是微很小的,通过在各种共鸣器官内得到共鸣,便使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变得圆润,明亮,主要作用就是美化和调节音色。
第四,咬字器官,包括唇,齿,舌,腭等,咬字器官处在语音最后完成阶段,是最活跃的器官,尤其是舌,咬字器官的使用力度和协作,关系着咬字的效果,是语音发声的关键。
根据它们在发音过程中的作用,可分别称之为动力器官,发声器官,调节器官和吐字器官,由此构成完整的发音系统。
接下来讲的是在发音之前还有一个准备过程,人的大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组织,现阶段我们对大脑的活动过程还知之甚少,我们要先在脑海中把要讲的话组织起来,我们称之为编码阶段,再传送到负责语言活动的大脑皮层,转换成一系列神经冲动信号,通过神经中枢传递到发音器官肌肉上,刺激发音器官肌肉活动起来,带动发音器官产生发音动作形成声音。同时,我们还要随时监视发音状态,确保发音的准确性,
它分两部分监视,第一,内部反馈,当发音器官开始工作时,器官上面的神经组织开始收集发音动作的信息,这些信息再传回大脑中的语言皮层和专用于分析动作信息的锥体外系统,由这两者进行判断分析,及时做出修正,保证发音动作的准确性,这个锥体外系统是能够将平时通过训练熟练化的发音动作记录储存下来,随时核对修正,可以对熟练化的动作不需要有意识注意就能顺利完成,这样在讲话的时候就不必考虑发音动作,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要讲的内容上,第二是外部反馈,是由耳听到发出的声音,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听觉皮层,再由大脑高级中心分析判断发音是不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在听到声音后才能做出判断,所以只能起到检查和改正发音错误的作用,
以上可以看到心里状态是直接影响发音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实验表明,良好的心里状态发音会流畅自如,而紧张,悲伤等消极心里状态则会影响发音的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