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简介生平(民国人物——蔡元培)

时间:2024-09-25 09:15:07

毛主席曾称赞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称赞蔡元培:“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蔡元培先生具有两种思想修养:传统圣贤的儒学,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1.割肉救母

出生于1868年的蔡元培,4岁就接受私塾启蒙教育,在10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抚养7个子女,并没让蔡元培辍学。母亲的艰辛让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少年懂事的蔡元培只有更加勤奋的学习知识,来感恩回报母亲。但母亲由于长期操劳染上了严重的胃病,不得不长年吃药,17岁的蔡元培不知听哪位乡邻老者说的,这种病如果吃上人肉药,可以延长12年的寿命。在为母亲煎药的时候,蔡元培卷起衣袖,狠心地用刀把自己胳膊上割下一小块肉,放在药罐里和草药一起煎熬,然后让母亲服下,但是肉药并没有让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反而日渐严重,最终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在为母亲守灵时,蔡元培悲恸万分,他白天跪拜烧纸,晚上挟枕席睡在母亲棺旁,真正做到了寝苫枕块的丧礼。

安葬好母亲后,蔡元培化悲痛为动力,全身心的扑在学习上,博览群书,精通八股,先后考取举人和贡士,24岁取得殿试第三名,获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升翰林院编修,做到了令人羡慕的金榜题名前途无量。

2.弃官从教

在朝廷中呆了几年,做一些起草诏书和整理机密文件的工作,而当时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不久,一些割地赔款条约的签订,光绪皇帝的变法失败,慈禧的强势干政等等国家现状,蔡元培发现腐败的清政府已经没有希望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也让他感到前途迷茫,于是毫不犹豫地辞职回乡。

满怀抱负的蔡元培,看见国家正处于危亡之时,而像康有为等一些有志之士却变法艰难,而普通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淡泊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贫穷而没有接受基本教育,也没有觉醒意识。想到此,蔡元培决定投身教育,以唤醒更多的有志青年。

1898年,回到家乡的蔡元培接受邀请,担任绍郡中西学校校长,鼓励学生广泛接触课外读物,支持新派教员。1901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期间,常常向学生灌输民权和爱国思想,并创办爱国女校,成立中国教育会,其宗旨为: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其智识而增进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基础为目的。

蔡元培还非常重视女性的教育,他因为前夫人王昭没读书而与自己交流谈心甚少,中国女性因为没有文化而社会地位低下受歧视。为此,1904年他担任爱国女校校长,鼓励青年女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1920年的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

1912年,还在德国留学的蔡元培受邀回国担任教育部总长,马上展开了教育制度改革,提出德智体美全面施教的现代教育理念。

1917年,蔡元培不顾朋友的劝阻,接手北大校长一职,对腐败的北大官僚校风进行整改,推行教授民主评议选聘制,不拘一格选聘各类人才,先后有陈独秀,钱玄同,胡适,李大钊,刘半农,鲁迅,辜鸿铭,李书华等人入职北大,可谓众家齐聚。还改革学制,废年级制为选科制,各科设立研究所。并对外招收女生,首开男女同校的先例,重新制定校规,坚持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蔡元培对北大的整顿,在整个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开放自由的清流,有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起到引领中华民族转折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