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以《山行》为题的诗中,杜牧的这首七绝历来脍炙人口。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鲁山山行》虽不如杜牧的这首《山行》著名,但也很有特色,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当时梅尧臣在河南襄城县任职,诗中描写自己在鲁山野游的感受与见闻,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闲适情怀即“野情”。
《鲁山山行》
梅尧臣〔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这首诗的大意是: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鲁山,一名露山,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界临襄城。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开篇就直奔主题“适与野情惬”——恰恰和我爱好天然风物的情趣相合。下一句的“千山高复低”应该是第一句的主语,可知首联用的是倒装句式,以突出主题。
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这两句继续描写山中美景。山峰形态万千,每一座山峰在不同的方位看,形态也各不相同,非常的奇绝可观。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就像进了迷宫似的。
一个“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使“千山高复低”的环境又展现在读者面前。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这两句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林空”正是深秋时分。熊和鹿自由自在,丝毫感觉不到人的惊扰,而人也和它们共享着自在之趣。
“熊升树”、“鹿饮溪”,这里强调了季节与景物的因果关系,也暗示了山林的安宁与寂静。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一声鸡鸣,打破了前三联的无声世界,全诗到此也结束了,诗人最后是否找到人家,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这一声鸡啼,使山林显得静谧而不死寂,留恋其间的诗人有沉醉之愉悦,而无冷落之凄清。
有了这“一声鸡”啼,使望中山野,不仅有形有色,且静中有声,流溢出无限生机。
这首诗无一难字僻字,“千山”、“好峰”、“霜落”、“林空”云云,诗中都为寻常词语,然而一经选缀,就具有淡而有味、耐人咀嚼的魅力,可见诗人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