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在哪里属于哪个省(地理冷知识——韩城)

时间:2024-10-26 09:30:04

大概是因为血脉,让我对黄河沿岸的城市总有一种独特的偏爱。借用作家贾平凹所言:“……我无数次远眺那黄河,其惊涛骇浪不仅震撼了河岸,也深深裂响了我的耳膜。然而,那只是远远的凝视。”而在黄河最窄处的陕西,河面宽只有约38米,平易近人似一条普通小河,这里藏着一座城市——大禹治水在此凿开了龙门,让这座城市有了最初的名字,继而迎来鲤鱼跃龙门的喜兆,赵氏孤儿的悲壮,这里还是“千古第一作家”司马迁的家乡。这段特殊又“平易近人”的黄河,让贾平凹一夜写就了名作《游了一回龙门》:“现在,我却热泪满面,跪倒在沙石起伏的黄河滩上。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勇敢,吼叫着招喊河中的汽船,我说,我要到龙门去!”对,我要到龙门去。BGM响起,秦人,集合!

一个热知识,韩城是古时韩国所在地。但这个“韩国”,和如今朝鲜半岛的韩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我们熟悉的战国七雄之一,而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时,韩氏家族在其封地上建立的小诸侯国,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篇章。玩转韩城,其实特别简单,跟着黄河之畔的沿黄公路走就好了。黄河从韩城的东边流过,北侧的龙门,不仅是大禹治水的传奇之地,更是韩城与山西运城河津市的天然分界。两山夹峙,河水奔腾破门而出后一泻千里。在河水的冲击下,两侧的河谷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可以小心登高远望。登上龙门东岸的四角亭,南北风光尽收眼底,北望跨谷大桥,运煤车往来不息;南眺晋南黄河峡谷,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康熙大帝笔下“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的江山之美。


连接山西省运城河津市与陕西省渭南韩城市,位于黄河水道之上的禹门口大桥


继续南行,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给了我此行最大的惊喜。1300座两周墓葬静静地诉说着芮国这个春秋小国的兴衰往事,它曾经只存在于文献中的只言片语,虽然存世400余年,但我们对其一直知之甚少。这里出土了目前全国发现等级最高的青铜器,全国唯三的玉猪龙,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的化妆品,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于美白的极致追求,并将这个消失2000多年的古国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


芮国遗址博物馆以及馆藏中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玉猪龙”


毗邻的党家村,则是一个堪称聚宝盆的风水宝地,吸引我前去沾沾财运。这里人均拥有“大宅门”,现还留存着123座建于600多年前的古民居四合院建筑,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党家村始建于元末,因为处在西北与中原的交通要道和黄河水道上,加上当地人智慧的经商头脑,积累了大量财富,到明清时逐渐鼎盛。这里近半世纪没有大拆大改,保留了精湛的石、砖、木雕,村中“党”和“贾”两大氏族还在此生活,因地处狭长沟谷中而“冬暖夏凉”,村内城堡、暗道、风水塔、祠堂、哨口等建筑保存完整,因而十分难得。


千年古村党家村古建筑群


“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最南的景观司马迁祠墓,则显化了隐藏在韩城下那条厚重的文脉。作为此趟访古旅行的最初印象,来韩城,不可不谒太史。虽然相对高昂的门票和不便的交通会有点“劝退”,但穿过山门,走在依梁山而建、自春秋时就是沟通韩城要道的巨石古道上,仰望建于北宋的司马迁祠寝殿和一路的四座元构,还有墓前应景应情的“五子登科”古柏,票价值不值在这一刻已经被我抛诸脑后。

谈及古镇,相信大部分游客都是“看到(同质化的)古镇就反胃”。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也曾心怀敬畏与期待,把韩城称为“想去却不敢去的地方”,不敢去,是因为龙门与太史的底蕴份量太重,却又担心“无法预计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那我可以说,余秋雨老师,韩城古城应当没有让您失望,而且古迹和古韵货真价实。商业化的喧嚣退居幕后,本地居民还在平淡悠然地过着自己的营生,三三两两的店面许多连招牌都没有,不是讨人厌的古城商业街的刻板模样。



时光如旧的韩城古城@斯斯斯派克


韩城古城,自乾隆年间便因四合院林立、京官辈出而享有“小北京”之美誉。金城大街作为古城的中轴线,南起毓秀桥与城门,北接赳赳寨塔于半山腰,大部分精华景点都四散在其周围。关于进城门前的毓秀桥则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它由曾任云贵两省巡抚的韩城人刘荫枢在清康熙年间出资修建,当时他回乡探亲经过澽水河时发现当地百姓渡河无桥,需要绕道很远才能进城。桥竣工后,刘荫枢却对儿子的敛财之念以二十八文银之价“贱卖”于官府,让私桥变官桥,展现了为官者的清廉与智慧,也映照出当地士人高风亮节。


韩城状元府


另一个带着有趣小故事的城内景点是状元府,这里曾出过清代西北唯一一位力排军机浙江派的文考状元郎王杰,当时他只是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但传说因为一手好字和才华,让乾隆直接划掉了卷轴上的第一名让他成为了状元,当了太子太傅。乍一听王杰的名字也许有点陌生,但他是第一大贪官和珅一生的劲敌之一(不是铁齿铜牙纪晓岚),75岁主审和珅案,一生两袖清风,最后告老还韩城。如果说精致和意境,古城内“中国第三大孔庙”文庙则是我的心头所好——虽然是否真的仅次于北京国子监和曲阜孔庙这一点我并没有求证过,但作为陕西现存最完整的孔庙,称之为“陕西第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韩城文庙集宋元明清风格于一体,琉璃瓦,飞檐斗拱,彩画浮雕,在庙内的二十二座建筑上让人应接不暇。文庙中的参天柏树也有一定的岁数了,伴着鸟鸣声仿佛穿越古今。



韩城文庙和庙内精致的浮雕、斗拱@嘻爸趣游记


文庙第四进院落里还有一个东营庙,从北门出去,映入眼眸的那些色彩缤纷的琉璃瓦城隍庙就在对面。韩城文庙和东营庙、城隍庙共同组成韩城市博物馆,三庙共同组成古城最精华的部分,一张门票涵盖三庙,对古建爱好者来说,足够逛一下午了。



城隍庙中令人惊叹的彩色琉璃瓦@嘻爸趣游记

韩城,宛若一座沉睡的元代建筑瑰宝库,珍藏了全国约六分之一、陕西近乎九成的元代古建筑精华。风格敦厚豪放,规格即便放在现在来说可称得上是国家级的建设项目,如果你是一个访古爱好者,可一饱眼福。



满城古迹的韩城@子鱼在西安


追溯其源,韩城的元代建筑群落与元朝心脏——大都(今北京),在忽必烈统治的黄金时代并蒂而生,多为庙宇所构,以打造成为传播思想的教化圣地,选择韩城的原因或在于这里有元朝人心中的圣人,大禹与司马迁的传说。这可能也是韩城被称为“小北京”的另一个原因。漫步韩城,无需刻意寻觅,就可以在上文的各个景点中偶遇这些元代古建的杰作。如果时间充足,城外的“打野”访古路线更值得一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门附近的普照寺,堪称博物馆中的博物馆,这里汇聚了四组散落乡野的元代木构艺术瑰宝。大雄宝殿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内5尊元代彩塑和130幅明代彩绘还栩栩如生。邻近的法王庙与大禹庙,亦是不可多得的探访之地,法王庙内繁复精美的斗拱令人目不暇接,大禹庙壁上明代绘制的红孩儿大战孙悟空壁画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