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取材于古籍《列子·汤问》,愚公是个年迈志壮、坚毅顽强的人物形象。
愚公在移山时,遇到了重重阻力,他已年近九十,仅率领子孙三人,用原始的工具,靠肩挑手垦,而要移走的却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当他提出移山的设想时,他的老伴对此提出了怀疑,认为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在移山过程中,又受到一个自作聪明的老头河曲智叟的嘲笑。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愚公的决心,他移山的目的是要使道路畅通,这一造福于后代的壮举,受到了子孙们的支持,就连邻居家一个寡妇年仅七、八岁的孩子都跳跳蹦蹦地赶来帮助愚公移山。
愚公是个实干家,他不顾年迈力衰,带领子孙住在移山的工地上,要到季节变换的时候,才回家调换一次衣服。愚公身上洋溢着苦干精神,但又不是盲目的蛮干。从他驳斥河曲智叟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番话里,说明愚公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之所以深信移山定能成功,是因为他坚信前辈开创的有益于人的事业,必将世世代代后继有人。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虽然短小,但愚公的形象却十分丰满。寓言不但通过愚公自身的言行对他进行了正面的描写,而且通过“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从侧面强调了愚公自身力量的微小和面临困难的巨大,而“孀妻弱子”都支持愚公移山,正表明了愚公移山之举的深得人心和愚公精神的感人之深。尤其是河曲智叟从反面与愚公形成了鲜明对比,智叟在愚公义正辞严的驳斥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则更进一步反衬了愚公具有的真知灼见。寓言正是在短小的篇幅中,从各个角度把愚公这一大智大勇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壮举,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大力神的两个儿子帮助愚公移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结局正是对惊天地泣鬼神的愚公精神的热情讴歌。
愚公这一形象流传后世,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克服困难的一种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