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汤山,位于京北昌平,因山底有温泉流出而得名。明清两代帝王在此建有行宫。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扩大兴建,修建了前宫和后宫,还有清宫浴室,供皇帝和后妃们避暑洗浴之用。乾隆皇帝在《汤泉行宫八咏》中曾写过:“炎液暄波能愈疾,曾闻泉脉出流黄。化工神运不思议,功德应教证水王。据说慈禧太后也多次来到这里,并在此沐浴。

经过岁月的侵蚀,也包括曾经的八国联军的破坏,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只有一些残存的石头,还有这处清宫浴室的遗址。小汤山再一次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是二十年前那场漂亮的非典阻击战。2003年4月下旬,小汤山疗养院北部的非典定点病房,由4000工人用7个昼夜建成。5月1日,第一批非典病人进住,6月20日最后一批被治愈的患者从这里出院,小汤山非典医院完成了它51天的历史使命。这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临时建筑,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这家医院以及他们的历史贡献,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之为:“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