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政委相当于什么(军改后的空军有何变化?)

时间:2024-08-08 10:15:05

“16军改”涉及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那么作为解放军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军种之一的空军,自然也会成为改革对象。

与武警部队直接退役转隶了三分之二的警种部队这种深度改革不同的是,空军似乎仅仅在编制级别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变动,比如空军总部的机关部门组成,由司令部、政治部、装备部、后勤部,改成了参谋部、政治工作部、后勤部、装备部;后勤系统的空军总医院,被改制成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但要说最关键的改革变动,还是涉及空军的领导管理和军事作战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空军总部的军事主官降格,变成标配战区级将领。

众所周知,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能被选为副国级的军委委员主要是“四总部”的主官,把军种部队的军事主官纳入到军委委员行列,是从党的16大之后,张定发、许其亮、马晓天共三位空军司令员由军委委员兼任,比七大军区的军政主官级别要高,而空军政委仍是标配的战区级上将。

到了军改之后,也就是从党的19大开始,军委委员人选出现重大变化,军种部队的军事主官退出了军委领导班子行列,不再由军委委员兼任,使得空军的司令员降格为战区级上将,和空军政委,乃至五大战区的军政主官平级,从此空军总部军事主官高配的传统不再。

第二:空降兵部队的番号被撤销,3个空降兵师被取缔。

空军的空降兵部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千岁军”,跟已遭到撤番的陆军38集团军所享有的“万岁军”齐名。空降兵部队自从1961年改编为空军空降兵第15军后,番号沿用了几十年时间,下辖有3个空降兵师,分别是驻扎在河南开封的代号为95900部队的空降兵第43师、驻扎在湖北广水的代号为95971部队的空降兵第44师、驻扎在湖北黄陂的代号为95942部队的空降兵第45师。

经过改革后,空降兵部队的数字番号被撤,重新改编为“空降兵军”,原来的3个空降兵师的番号正式走进了历史;最关键的是它的编制体制,即:军作为基本战役军团,空降师为基本战术兵团的“军-师-团-营”四级体制,也被改为“军-旅-营”三级体制。

总之,改革后的空降兵部队,编制规模是扩大了的,要么是师被降格为旅,要么是团升格为旅,在保证有承担主力作战任务的空降兵旅之外,还扩编有特种作战旅、作战支援旅、运输航空旅等部队。

第三:空军作战指挥和领导管理,分成两大不同的体系。

在陆海空等军种部队总部完善以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成为核心原则,打破了以往作战指挥与建设管理合一的领导体制,由空军机关、大军区空军、军(师)级指挥所、师(旅)、团构成的空军体系走进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截然不同的“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和“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

也就是说,和平时期,在军委的领导下,空军总部负责空军部队的思想文化建设、编制体系研究、训练成果转化、后勤保障实施等非战业务;到了战时,在军委的领导下,战区机关统领麾下的战区空军部队实施兵力部署、作战指挥、军兵种协同等实战业务,从而实现对人民空军力量的建和战的目标。

在这种管理和作战分离的体系下,空军总部,包括司令员和政委实际上被剥离了指挥空军部队作战的权限,由所属战区的军政主官和战区空军的主官负责领导指挥空军作战,毕竟战区空军的司令员和政委,同时身兼战区的副司令员和副政委,他们和战区主官同属于战区机关的核心领导班子成员。

第四:空军作战部队的体系分明,“基地-旅”体制走向舞台。

如果大家了解空军编制体系,应该都知道,军改前的空军部队,在大军区的空军麾下,下辖有航空兵师,地空导弹师(旅、团),高炮旅(团),雷达旅(团),电子对抗旅(团、营)等兵种部队,以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而在重要方向和重点地区,又设立有军级或师级的空军指挥所,整个指挥警戒值班系统以空军指挥所为核心,部队指挥所为基础,以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等战斗值班兵力为支撑。

比如南京军区空军福州指挥所、广州军区空军南宁指挥所等等。

然而,“16军改”促使大军区麾下的空军指挥所,变成了基地体制,组建了空军南宁基地、大连基地、乌鲁木齐基地、上海基地、兰州基地、福州基地、济南基地、拉萨基地等众多空军基地,作为战役方向空军合成指挥机构。

在“基地-旅”的新体制下,每个空军基地都会配备多个空军兵种部队,包括航空兵旅、地导旅、雷达旅等等,从而保证作战要素齐全,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它的优势就是不同兵种部队在基地的统一指挥下,发挥各自攻防作战优势,一旦战争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总之,改革的目的就是聚焦“首战即是硬仗,首战奠定胜局”。